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
当前位置:首页>玉器大师> 正文

大师简介

颜桂明,中国玉石雕刻大师,在上海玉雕界中被誉为“四大天王”之一和“罗汉三杰”之一,生于1962年,上海人。1976年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就读,毕业后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作,玉雕厂的经历为他日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进入上海玉雕厂的经历,为他日后奠定的坚实的基础。1988年,颜桂明离开玉雕厂到深圳成立工作室,主攻翡翠雕刻,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10年后,他又重新回上海。受到上海玉器市场的氛围,他转而开始雕刻白玉, 也正因着这段长期专攻翡翠的经历,他对于白玉的雕刻总是带著谦逊与再出发学习的态度。为了提高技艺,他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欣赏玉器、参观玉展上,并广泛涉猎其他艺术门类,从中吸收养分和创作灵感。经过多年努力,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,并得到了业界的肯定。成为上海玉雕界鲜有的主攻白玉和翡翠的创作大师级人物。 对于翡翠玉白玉的不同,颜桂明有着自己的理解。“翡翠的价值以料为主,非常重视颜色和色彩之间的协调度,也就是说翡翠要做出晶莹剔透,表現富丽堂皇的华丽质感,而且必须要让欣賞的人觉得看起來很舒服。也因为翡翠材料的昂贵与珠宝表现的特质,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精雕细琢、去暇存真,需要慢慢做,不能急,要雕得细,雕得灵空,这样才能显出它的特色,而白玉的表現就不同了,玉器要显出白玉浑厚、圆润的特质,而且玉器的文化意涵高,工艺的整体表現和玉质有时候是等量齐观的,甚至,玉质不完美也无妨,好的工艺可以体现玉器的价值。” 对于玉雕创作,颜桂明主张平易近人。“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,玉雕一定要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,所雕刻的题材和内容要让人一看就明白。”他认为,传统的题材已经非常丰富,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也给玉雕师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。在此基础上,玉雕师需要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。“题材可以是传统的,但可以用现代的手法去表现,而整个作品体现的还是中国元素的文化。玉雕与现实生活拉得越近,也就越有生命力。” 已有30多年玉雕生涯的颜桂明对琢玉的最深体会:“读懂材料,与石头对话,是最根本的琢玉之道。”他的玉雕作品以传统人物创作为主脉,兼有花鸟、山水作品。他的人物创作风格源于传统.又有创新,而他的仿古玉雕在保有清代人物玉雕造型之外,融入了精细、精美的现代表现手法,使作品在保留了原有韵味基础上,更显其艺术效果。而他的仿古玉雕则忠实地继承了清代玉雕山石、人物、松柏的表现手法,古韵悠长。 颜桂明也许不是他同辈的玉雕技师中技艺最高超的一个,但他却是最可能”名垂青史“的一个,他的高超技艺,施展在一块块最顶级的翡翠上,百年之后,它的归宿大抵会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博物馆。当后辈膜拜造物主神奇造化的同时,也会惊叹这位玉雕大师的超凡技艺。 2004年,翡翠《童子拜观音》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银奖。 2004年,翡翠《文殊菩萨》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铜奖。 2005年,翡翠《春夏秋冬》插牌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银奖。 2006年,翡翠《菩提佛祖》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金奖。 2006年,翡翠《五子献寿》、《如意自在观音》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银奖。 2007年《祥云如意自在观音》获得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金奖,《耄耋富贵》获得首届玉雕“神工奖”金奖。 2008年《事事如意》获得“百花奖”金奖。